tokenpocket钱包下载苹果|在互联网上
既深度、又快捷,这就是年轻人线上社交的趋势吗? - 知乎
既深度、又快捷,这就是年轻人线上社交的趋势吗? - 知乎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既深度、又快捷,这就是年轻人线上社交的趋势吗?造就Talk发现创造力孤独的人是可耻的,所以我们在不停地“社交”。 从线下到线上,从熟人到陌生人,从一个版面一个版面的网页论坛,到现在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社交APP。 如今,基于网络的社交方式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社交常态,然而却并不是所有人在网络社交中都“如鱼得水”。互联网社交的花花世界互联网上让我们变得矛盾——我们在丧失注意力的同时,也希望自己与线上世界一刻不断;我们既害怕内心的孤独,也害怕过度亲密的联系。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上,社交平台究竟需要怎样进化才能真正满足我们?它们升级换代的背后又象征着我们哪些需求的流变? (本期内容出自造就x张江「新基建」系列直播第三期——在线新经济)彭梧 Soul APP 首席运营官01 技术塑造了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做社交的人总是在关注年轻人。 因为随着年轻人逐步踏入社会,他们将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生态、商业文明、甚至文化风尚,他们也将定义下一代中文互联网社交产品形态。 而我们常讨论的Z世代,与第一代互联网用户相比,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和行为模式,都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如果今天我们没有抓住他们的需求,很可能5到10年后,很多现在流行的APP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崩塌。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年轻人(图源:Bulb)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Z世代已有2.6亿人,根据QuestMobile《Z世代洞察报告》,他们已经占到了中国全体网民数量的30%,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新增用户中,他们更是占到了50%,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基数。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方面,他们有着极强的消费欲望——根据企鹅智酷的《Z世代消费⼒⽩⽪书》,目前中国互联网的消费中,他们贡献了近40%。 另一方面,他们已经成为许多小众文化或者亚文化的引领者——CBNData《Z世代圈层消费⼤报告》显示,他们占了电竞爱好者总人数的60%,消费了40%的Cosplay相关产品。 Z世代的主要特征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社交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和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 互联网在不断高效地连接人和人、人与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条清晰的线索,驱动了社交行业的变迁。 第一条线,就是技术的变革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2G到5G,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都在不断提升,使得万物皆可数字化,万物皆可传递与传播。 而另一条线,就是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提升及传播方式改变,一些相邻的行业慢慢融合在了一起。最为典型的,就是社交行业与内容行业。社交形态的变化与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息息相关1994-2000年,还是一个人找信息的前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互联网去获取信息的需求,远大于社交的需求,社交与内容相隔甚远。 2000年前后,社交的代表——腾讯的OICQ(QQ的前身),与内容的代表——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都在不同的赛道上各做各事。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和人在找信息的过程中彼此相遇,效率非常得低,加之网民基数也不够大,要再遇到一个聊得来的,难度就更高了。因此尽管出现了一些较为知名的社交产品,如BBS以及最早的聊天室等,也都很快地衰落下去。从OICQ到QQ,腾讯从2000开始进入了黄金十年2001-2009年,我们进入了全民社交的时代,社交和内容的需求也开始出现融合。 在这9年的时间里,即时通信开始统治整个互联网,QQ就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几乎每一个互联网民都需要通过QQ去和别人做信息的交换,人与人之间开始通过社交发现内容。 另一方面,原来的门户网站也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自己的评论上,以异步互动补充即时互动。类似贴吧、QQ空间的产品也相继诞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贴吧(左)、QQ空间(右)成为一代人的回忆而从2010年一直到现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我们已经来到一个内容社交的时代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内容和社交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人和信息,通过平台和算法,去寻找其他人。 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内容产品或社交产品,相应地都有自己独立的社交生态或内容生态。我们或许已经很难想象独立的社交或独立的内容了——如果离开公众号,微信是完整的吗?如果离开粉丝系统,抖音是完整的吗? 今天以内容为生的人,无论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没人敢说不在意自己在微信等社交软件上的私域流量,不在意自己社群的经营。而以社交为生的人,也需要通过垂直的内容来聚合人群,然后通过社交去加速内容的传播。 数据和算法正驱动这内容和关系的分发,而再往后这样的趋势会更加明显。02 他们热衷于通过互联网来满足心灵社交的需求从社交需求和互联网发展沿革的关系可以看出,技术塑造了每一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每一代人不同的社交需求。 而现在的社交产品几乎都是基于10年前用户的社交需求而设计的。当Z世代慢慢踏入社会,成为社会里主流人群后,他们潜移默化改变的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却并没有被产品很好地承载下来。 与之前的社交需求相比,Z世代有着独特的社交特征。Z世代的社交特征第一,他们更渴望陪伴。 对于这些从未踏入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更关注能够产生精神共鸣或者有陪伴感的心灵社交,而非那种目的性、功利性更强的社交关系的搭建。 同时这群人成长起来的环境,都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彼此隔绝的,他们可能是抑郁症和孤独症患者等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高危人群,因此他们更希望有人陪伴。 第二,他们更注重文化认同 Z世代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丰富的资讯和文化内容。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极大丰富,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更加广泛,同时渴望与他人去分享自己的爱好,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去获得某一群体的认可。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被标签淹没但有意思的是,他们既喜欢用标签的方式,把大家聚拢起来,同时又非常讨厌给自己打上确定的标签。用他们的话说,这是盲人摸象—— 我的一个标签,可能只是大象的一条腿,你觉得我是圆柱体,但事实上我并不是这样。我可能还有更多的标签,你不理解的、或者你没有发现的,或者我不愿意让你看到的。而那个才是真实的我。Z世代在互联网上成长第三,他们都是网生一代。 Z世代从出生开始,就是陪伴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互联网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建设,是必须存在的东西。 对于Z世代来说,他们成长于互联网加速下沉的时期,他们熟悉对于互联网的技能和各种互联网产品工具。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他们开始习惯用互联网作为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问题的第一方案。 比如家里的下水道堵了,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打电话给物业,给下水道疏通的公司,而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上网搜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80后想问题时,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已有的线下方式,去解决自己遇到的线下问题。而Z世代则是习惯通过线上的方式,去解决自己遇到的一切问题。 对于社交,他们也一样。Soul发布的《Z世代社交报告》显示,有超过70%的年轻人认为他们的社交圈是狭窄的,而这些人之中90%以上表示他们扩展社交关系的第一选择,都是社交软件。 他们的需要总是基于一个可信的网络,他们希望有一个产品,能够像上帝打了个响指一样,快速地帮他解决自己的问题。传统产品与新生需求之间的错位正是因为这些社交特征,他们在使用许多现在的社交产品时,会有一些小别扭,就像一双鞋稍微有一些不合脚一样。 这种“不合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熟人社交软件,会带来线下关系的社交压力。 以微信为例,熟人的圈子一定会占据你的微信通讯录,而这个通讯录往往是不太容易做分层的——我的老师、同学、亲友,以及昨天在夜店认识的小伙伴都在这里。 在这种情况下,线上的行为就会受到复杂的线下关系的制约,导致想真实表达自我的心灵社交需求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你也会发现,现在拥有2个或3个以上微信账号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会在自己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 其次,场景化的社交软件,会阻碍深度的交流。 这种先有场景后有社交的社交平台,往往是带有强目的性的。例如职场社交就是为了建立自己职场的人脉,游戏里的社交就是为了组团、开黑,有更好的游戏体验。 可是当我有一天不玩这个游戏了,这个游戏内的社交就对我失去了意义,我也没必要和他们再去交流。职场社交也是一样,当你有一天准备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也不用再建立一个高端人设,刻意经营自己有多么厉害的职业技能了。 由此可见,如果场景化的社交不够高频,便很难让你产生深度的交流,你也不会愿意把真正能够打动你自己的社交关系留存在这样的平台上面。第三,兴趣类的社交软件,容易会让人迷失自己的位置。 以兴趣为基础的内容社区或者社交平台,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它的社交缺乏及时性和交互性。这些软件往往内容都是它的根,而内容要想追求优秀,要想追求更高的分发效率,它一定依赖专业生产内容,形成中心化的话语权(PGC化或 PUGC化)。 而大多数有趣的灵魂便会无处安放,你可能会找不到自己在平台上的位置。03 未来的社交平台可能是个游乐场那么面向Z世代的理想的社交平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认为它应该像一个游乐场一样,并且至少会有三个关键词——零压力、社群化、快交互。所谓零压力,就是消除我们社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让交心成为可能。 我们的社交压力,可能来自“被发现”。 因此未来的社交应该弱化外形与躯壳,独立于既有的社交关系,避免内容发布暴露自己的身份,以这样半匿名的状态来消除被发现的焦虑。 你可以以你理想中的人设存在,可以用它来吸引别人,也可以用来拒绝别人。而你的精神特质,将成为你唯一的社交匹配标准。社交的压力既来自“被发现”,也来自“被选择”我们的社交压力,还可能来自“被选择”。 你发出来的东西可能没有人喜欢,不够吸引人,但你也应该被看见、被听到。 内容和关系的分发不应该完全以流量为导向,如果一个人发布了特别吸引人的内容,平台就让更多人或更多流量集中到他周围,这可以是一种做内容的方式,但不是一种做社交的方式。 对于社交,每一条内容对应着每一个灵魂,他们都应得到足够基础的流量,去保证自己能够遇到一个跟自己一样有趣的灵魂,并且去促成你们这段关系的建立以及关系深度的维系。 这样才能引导大家去真实表达自己,而不是刻意去迎合流量。社群化可以帮助兴趣和文化偏好一致的用户聚合除了零压力还需要做好的就是社群化,因为每一个灵魂其实都需要找到组织。 消除孤独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归属感,因此我们需要话题、群聊,来帮助兴趣、文化偏好一致的用户,聚合成社群。 而面对年轻的群体,还需要给他们特别丰富的玩法与渠道,让他们想做什么样的交流,就可以方便地做什么样的交流—— 想要一对一聊天的时候,就可以一对一聊天;想要参与讨论时,就可以多对多;想要认识新朋友时,就能够推荐新朋友给你;想要不被打扰时,就没有人找得到你;想要一个树洞时,也可以自己碎碎念…… 整个社群的氛围也应该是鼓励交流与互动的。社群中发布的内容能够得到快速的回应,无论是表扬、批评,都没有关系,这样才能促使用户有更强的表达意愿。 同时,它一定是易于匹配的。在虚拟的社群里面的,你可以通过不是朋友的朋友,去结交到他们的朋友,甚至不是他们朋友的朋友。通过这种跳跃式的连接,才有更大的机会去遇到跟你更加同频的灵魂。最后,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快交互——一定要快,要让连接随时都能够开始。 因为其实对于更年轻的用户来讲,社交已经变成了一个需要被持续不断满足的轻需求。因为他们获取知识、打开眼界、情感释放等等需求,都正在通过社交这个途径来满足。 当然,快交互也产生了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Soul App上,我们发现会存在很多的这种深度的快捷关系。 这很奇怪,为什么既是深度,又是快捷的?听起来可能是不是非常矛盾,但事实上Z世代就是这么在对待生活。就像我们在长途火车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我们可能在火车上聊了很久,但下车过后,我们不再存有任何关系。 我们在Soul内部,将我说完一句你说完一句的一次沟通,称为一个回合。我们发现在一个聊天框内,回合数达到成百上千的用户,他在一周之内不会再有其他的消息出现。所以它是日抛型的快捷的关系。但有意思的是,他们也不会将这个对话框删除。 所以我们看到Z世代的社交需求变得更轻,需要被不断地满足。他们可能不再像之前的用户那样去追求更多的稳定的关系,或者有更强的目的性。而是单纯的——我现在无聊,我现在孤独,我需要有一个人陪我聊天,我需要一个产品能够马上立刻满足我的需求。 所以未来的社交产品,对于内容和关系的匹配速度、精准度,一定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它一定是基于新基建驱动下的一种智能社交网络,数据池一定是被打通的。 通过大数据持续优化的推荐算法,它可以让这些快速遇到一个朋友的需求得到满足。打开这个产品,就像走进一个小酒吧,或者一个小小的咖啡馆,遇到一个陌生人聊两句,这么自然的一个状态。 其实在我看来,做社交本身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事情。 因为要做的事是连接无数颗心与心,尤其说千万不能连错,一旦你把这个不合适的两颗心放在一起,可能还有负面的一些作用和反效果。 要正确地去连接每一颗心,真的是非常困难,也是非常温暖的一件事情。造就,发现创造力。微信公众号:造就(xingshu100)转载请联系:liu.siyi@zaojiu.com编辑:柴朝宸编辑于 2021-01-26 14:27Z 世代社交软件赞同 35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
如何在互联网高效搜索信息?关于搜索引擎的分享与总结 - 少数派
如何在互联网高效搜索信息?关于搜索引擎的分享与总结 - 少数派
PRIMEMatrix栏目Pi Store更多 无需申请,自由写作 任何用户都可使用写作功能。成功发布 3 篇符合基本规则的内容,可成为正式作者。了解更多退出登录反馈PRIMEMatrix栏目Pi Store更多 如何在互联网高效搜索信息?关于搜索引擎的分享与总结主作者关注Hello_World_P少数派作者少数派作者Hello_World_P关注Hello_World_P少数派作者少数派作者联合作者关注Hello_World_P少数派作者少数派作者Hello_World_P关注Hello_World_P少数派作者少数派作者2022 年 07 月 18 日 要说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网站,百度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要说我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网站,尽管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与工作需求不同,各大主流搜索引擎依旧名列前茅。但是,你真的了解这些功能强大、在你的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互联网「伴侣」吗?你又真的会使用它们吗?希望通过这篇小文章,带领屏幕前的你们对目前主流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形成基本认知,并在此承诺不会涉及过多专业知识(毕竟我也不太懂……),更重要的是,希望用我的一点点经验和认知,帮助大家学会更好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各种内容的搜索。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注意:这里所说搜索引擎是指狭义上的搜索工具,例如谷歌、百度、微软必应等,并非广义搜索引擎,如专门搜索特定类型文件的搜索引擎,或是各大应用内部检索内容帖子的搜索功能,仅对狭义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进行叙述。)先看定义,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并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从定义上来看,搜索引擎的功能实现主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1. 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搜索引擎主要通过特定计算机程序——蜘蛛系统程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爬虫)在互联网联通的各大服务器中爬取网页,并沿着各种网页中的所有URL爬到其他网页,不断延伸爬取的「触角」,并把所有爬到的网页收集回来。2. 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组织处理并建立索引数据库。由特定分析程序对搜集到的网页进行分析,提取网页上的相关信息(包括URL、网页内容及其关键词、与其他网页的关系等),并根据一定的相关度算法进行计算,得到网页与特定关键词的相关度,并依据相关度进行排序后建立索引数据库。这里的相关度和排序便是你在某个搜索引擎搜索内容时呈现出的答案排列依据,不同搜索引擎依据不同的指标得出的内容顺序也不相同,例如某度前些年被曝出的广告商可出钱购买特定排序,广受网友抨击。因此,所呈现搜索内容的排序也是判断一个搜索引擎是否能提升我们搜索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搜索引擎大多支持「超链分析」技术,即不只是分析网页本身内容,还会分析索引数据库中所有指向该网页链接的URL、标题、正文内容,甚至链接周围的相关文字等。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即使网页 A 中并没有出现某个词,但网页 B 有链接指向网页 A,且网页 B 中某一部分出现了该关键词,那么网页 A 也会在用户的搜索中被搜索引擎认为具有一定相关度,从而呈现在搜索结果中。「超链分析」技术将用户搜索所得结果的覆盖范围与广度提升上了新的台阶。3. 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用户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后,搜索引擎依据数据库中的索引将搜索结果的网页链接和页面内容摘要组织起来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便可以依据摘要内容点击对应链接,进入相关网页进一步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搜索引擎的分类全文搜索引擎: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便是全文搜索引擎,如谷歌、微软必应、百度等。这些搜索引擎从互联网上提取各个网站的信息,并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当用户输入关键词后检索相匹配的信息,然后以一定的排列顺序组织内容将结果呈现于用户电脑屏幕之上。微软必应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最具代表性的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就是大名鼎鼎的 Yahoo!了,这一类搜索引擎与常规意义上我们使用的搜索引擎不同,它们并不是以上文讲述的工作流程运作,而仅仅是提供一系列按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给用户。用户也可以不输入任何关键词进行查询,仅通过在特定目录下浏览网站链接列表以及人为提供的摘要信息选择自己想要的网站进行深入查询。通常而言,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依托人工建立,并由人工对收录网站进行分类,也就导致其搜索范围较小,更新速度也相对更慢。Yahoo!元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在接受用户查询请求时,同时在其他多个搜索引擎上进行搜索,并将结果以特定排列顺序返回给用户,其搜索结果通常较为综合全面,但也导致内容繁杂,搜索命中率也相对较低。著名的元搜索引擎包括InfoSpace、Dogpile等,不同元搜索引擎所采用的对搜索结果的排列依据也各有特色。除以上三类搜索引擎外,还有以下几种搜索引擎类型:集合式搜索引擎、门户搜索引擎、免费链接目录等,篇幅有限就不在此赘述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深入了解。提升搜索效率的一些 tips:关于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引擎对同一关键词得到的搜索结果大为不同,也就造成了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时带来的搜索效率的高低之分。一般而言,对于不同搜索引擎,目前广受认可的搜索效率与准确性排序为:谷歌 > 微软必应 > 百度 > 其他一众搜索引擎(如360搜索等)。当然,正如「白菜萝卜各有所爱」,对于搜索引擎的排序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不同用户可依据各自的使用习惯和内容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搜索引擎,所谓的搜索引擎「鄙视链」也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只是,本着希望帮助到大家的初衷,我还是想依据个人体验向大家提一些小小的建议:能用谷歌就用谷歌,用不了谷歌微软必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的内容里我也将以微软必应为使用主体介绍一些搜索技巧。(当然我没有刻意引战和任何看不起某度的意思。)搜索引擎使用技巧:注意:以下搜索技巧在谷歌、微软必应、百度等主流搜索引擎中均可使用。1. 关键词搜索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或多或少使用一些搜索技巧,其中是所有最为广泛的便是「关键词搜索」,即用关键词替代一整句话进行搜索,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2. 使用特定符号(1)「+」:查找包含前面带「+」号的所有关键词的网页。例如,想要搜索少数派中关于 RSS 内容,则可以使用「少数派 +RSS」,搜索结果会返回所有包含 RSS 关键词并与少数派相关的网页。注意:「+」号后面最好紧接着关键词,中间尽量不出现空格。(2)「“”」:在短语中查找完全匹配的字词。如果你在搜索框中输入这样一段话:「微软必应中有哪些高级搜索技巧」,搜索引擎会将这段话自动拆分为若干个关键词进行匹配。但是,如果我就是想要完全匹配输入的内容该如何是好呢?答案是使用「“”」将想搜索的内容框起来,即「“你吃饭了吗”」(别问我为什么不搜「“微软必应中有哪些高级搜索技巧”」,问就是没有与之匹配的内容……)。此外,我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发现,如果是用中文中的「“”」,微软必应依旧将输入内容切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但如果使用英文中的「””」,微软必应才会将输入内容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搜索,然后告诉我没有我想要的内容……(3)「AND 或 &」:查找包含所有关键词的网页。其实我们日常搜索时在不同关键词中间敲的「空格」键就发挥着上述作用。也就是说,当你用「空格」或「AND」或「&」连接一系列关键词时,搜索引擎会尽可能返回包含所有关键词的网页内容。一般情况下,这个技巧都用不上,因为搜索引擎已经十分贴心地将「空格」设置为了此功能。(4)「NOT 或 -」:排除包含某个关键词的网页。当你不希望搜索结果中包含某个特定关键词时,「NOT 或 -」便派上了用场。你只需要在你希望排除的关键词前加上「-」,搜索引擎将会返回给你不包含这个关键词的网页内容。例如,你不想看到关于少数派的搜索内容中看见 RSS 的影子,那你只需要输入「少数派 -RSS」,即可得到已排除 RSS 后你想要的答案。(5)「OR 或 |」:查找包含某个关键词的网页。「OR 或 |」与「AND 或 &」的不同是,前者希望根据多个关键词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搜索,而后者希望搜索结果中尽量包括所有多个输入的关键词。例如,输入「少数派 OR RSS」后,搜索引擎将返回给你包括「少数派」或包括「RSS」的网页内容。(6)「()」:查找或排除包含一组关键词的网页。当我希望搜索结果中包含或排除一大串关键词时,难道要都加上「+」或「-」吗?当然不用,「()」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一困境,你只需要将你想要的关键词用「()」括起来,然后再前面加上你想要的符号,便可实现上述效果。因此,「()」通常其他技巧搭配使用,从而让你的搜索效率更高一点点。对了,微软的官方文档中还给出了以下注意事项:NOT 和 OR都必须大写,否则搜索引擎将选择忽略以加速全文搜索;只有输入的前 10 个关键词可用于获取搜索结果;以上符号根据以下顺序确定优先级:「()」「“”」「- 或 +」「&」「|」;由于「OR」是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当其与其他运算符连用时,请为「OR」加上引号。3. 使用特定关键字与使用特定符号对搜索内容进行限定相同,微软必应还提供了若干个关键字用于更加强大的搜索定制过程,这些关键字与符号的主要区别在于,符号更多是向你提供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对关键词的组合,而关键字则针对网页内容的某一具体特征进行限制。看到这里或许你也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我相信接下来的内容可以解答你的困惑。以下是对各关键字作用的解读与效果展示。注意:以下关键字的冒号后不需要加入空格。(1)「contains:」:确保搜索结果锁定到带有指定文件类型链接的网页。例如,如果你想搜索包含pdf格式电子书的网站,你可以输入「book contains:pdf」,搜索引擎将返回给你所有包含pdf格式电子书的网站。(2)「ext:」:仅返回带有指定文件扩展名的网页。例如,如果你想搜索 pdf 格式的文档,可以在输入关键词后输入「ext:pdf」,搜索引擎将返回给你包含 pdf 格式该文档的网页。但是我在实测过程中发现,这一技巧在微软必应中似乎并不好用,而在谷歌中支持度要更高一些,不过希望在微软必应中使用此技巧的朋友也不用担心,下面要讲的「filetype:」关键字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 Google 中使用「ext:」(3)「filetype:」:仅返回以指定文件类型创建的网页。与「ext:」不同的是,使用「filetype:」关键字将得到特定文档链接,而非包含该文档的网页,提升了某些搜索过程的搜索效率。(4)「inanchor: 或 inbody: 或 intitle:」:这些关键字分别返回元数据包含指定术语(如站点的锚点、正文或标题)的网页。每个关键字只能指定一个术语,可以根据需要串联多个关键字条目。网页中的锚点属于超链接的一种,只不过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超链接可能更多是指向特定关键词,用于跳转页面至其他关键词的解释网页中;而锚点则是网页内部的超链接,在网页中标记具体位置后,在特定位置设置锚点快速跳转至该位置。例如,「回到顶部」按钮就是可以快速跳转至网页最顶部位置的锚点。言归正传,当你希望指定网页内部特定元素时,可以使用上述三个关键字进行搜索限制。(5)「ip:」:查找指定IP地址托管的网站。IP地址必须由点分隔为四部分。例如,想查询 180.149.132.47 IP地址下托管的网页,只需输入「ip:180.149.132.47」即可。(6)「language:」:返回指定语言的网页,在「language:」关键字之后指定语言代码。例如,输入「RSS language:en」以搜索语言为英语的 RSS 相关信息网页。必应提供了可使用的语言代码列表如下:国家和地区及其语言代码。(7)「loc: 或 location:」:返回来自指定国家或地区的网页。可直接在「loc:」之后指定国家或地区代码(代码列表见前文语言代码列表)。若要同时指定多个国家或地区,可使用「OR」来组织语言。例如,想要搜索来自美国或英国有关RSS的网页,输入「RSS (loc:US OR loc:GB)」。(8)「prefer:」:为搜索关键词添加重点,以帮助锁定搜索结果。例如,若要查询篮球的相关网页,但搜索内容主要限定在洛杉矶湖人球队方面,可以输入「basketball prefer:Los Angeles Lakers」。(9)「site:」:返回属于指定站点的网页,若要关注两个或多个域,可以用「OR」来组织域。例如,要在少数派网站上查找关于 RSS 的网页,可以输入「RSS site:sspai.com」进行搜索。(10)「feed:」:查找输入关键词的 RSS 或 Atom 源。没错,微软必应甚至针对 RSS 源的查找定义了特殊的关键字用于搜索,可见 RSS 地位之重要。如果你想搜索有关篮球的 RSS 源,只需输入「feed:basketball」。对于 RSS 用户来说可以极大提升寻找心仪 RSS 源的搜索效率。(11)「hasfeed:」:在互联网上查找包含有关搜索关键词的 RSS 或 Atom 源的网页。同样也是一个用于搜索有关内容 RSS 源的关键字。例如,如果你想搜索少数派中包含 RSS 源的网页,可以输入「site:sspai.com hasfeed:basketball」。(12)「url:」:检查列出的域或网址是否在必应的索引内。由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得知,搜索引擎会将互联网上爬取到的网页按特定策略组织起来,建立索引数据库。该关键字的作用便是帮助我们查询某一网站是否被微软必应收录进了索引数据库中。例如,如果你想要验证少数派是否在微软必应的索引数据库中,可以输入「url:sspai.com」进行查询。注:以上关键字用法均来自于 微软必应官方文档,其中介绍的某些特性和功能可能在大陆地区并不适用,比如说最后三个关键字我就没有成功……写在最后:以上内容仅仅是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内容搜索过程中可能可以用于提升效率的一些小技巧,关于「搜索」本身则有更多实用技巧供我们发现与选择,例如,在特定网站搜集想要的数据,找一些功能强大的网站寻找各种资源,还可以用合适的上网方式扩大互联网搜索范围等……「搜索」的世界很大,其本身就有许多技巧与方法供我们探索发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向大家分享自己在多年搜索信息过程中总结的奇技淫巧。428扫码分享 42 等 42 人为本文章充电 扫码分享
举报本文章
举报 Hello_World_P少数派作者
还没有介绍自己
关注
全部评论(8)
请在登录后评论...
更多
推荐阅读
App 内打开 请绑定手机号码取消 前往绑定 关注公众号 sspaime 下载 App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常见问题 © 2013-2024 少数派 | 粤ICP备09128966号-4 | 粤B2-20211534© 2013-2024 少数派粤ICP备09128966号-4 | 粤B2-20211534 确定
如何从互联网上消失,以及你为什么需要从互联网上消失| 果壳 科技有意思
如何从互联网上消失,以及你为什么需要从互联网上消失| 果壳 科技有意思
首页科学人物种日历吃货研究所美丽也是技术活Simon Parkin数码前沿互联网3222字需用时 06:26如何从互联网上消失,以及你为什么需要从互联网上消失Simon Parkin(李子李子短信/编译)弗兰克•阿西恩(Frank Ahearn)在网上承接的业务非常奇葩:“消失服务”。
他的最新客户是一个名叫提欧•布卡尔(Tio Bucard,当然是化名)的法国人。在一个普通的早上,阿西恩将布卡尔全家护送上了一辆黑色的 SUV 车,再三确认无人跟踪之后,把车开向了机场。然后,他把 SUV 停在了机场的“长期停车”区,把一家人转移到了另一辆以自己的名义租来的车上,开向了另一个城市。
图片来源:Pixabay
客户布卡尔靠做私募生意挣了些大钱,但最近却陷入了一个糟糕的交易里,公司开始还不起钱了。其中一个放贷方不是好惹的货,夺命连环 call 很快就发展成了生命威胁。布卡尔担心他和他家庭的人身安全,于是在网上搜了搜“如何消失”,在一堆攻略中找到了阿西恩。
阿西恩提供的消失业务,小到帮你重建互联网隐私、避免“人肉”,大到可以让全家重新开始新生活,这看起来对布卡尔很有用。布卡尔的计划是消失几个月,让自己的公司在期间周转过来,把坑填上,再回归平常。
阿西恩接了单。他用自己的名义在很远的另外一座城市为这家人定了民宿。抵达之后,又为他们买了新电脑、新手机,并教给他们一些基本准则:用不可跟踪的短信服务联系彼此;不要使用商业邮件服务;现金消费;以及千万别刷 Facebook。他甚至为这家人设置了新的通讯协议,这样布卡尔就还能与正常的商业伙伴和家庭成员通话。
安顿好布卡尔一家后,阿西恩带着布卡尔的信用卡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按照对布卡尔这种奢侈人士生活方式的想象开始消费——漂亮的衣服,高级餐厅,娱乐场所,等等等等。“这样刷一波,”他说,“可以说是混淆视听的最酷方式了。”
找到人,或者消失,是同一套方法论
阿西恩来自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街区,在度过了无所事事的青春叛逆期之后,偶然做起了私人侦探的活儿,曾经假扮仓库工人埋伏在奢侈品店抓偷商品的员工。之后,他被提拔到了办公室,坐在一名追债人的旁边偷师学艺。
追债,也就是如何“找人”的艺术。“有两种追债人,一种是被动的,用数据库和名录找人;还有一种是主动进击的,用社会工程学捉住猎物。”阿西恩如此解释道。比如,假装被追踪目标打电话给水电气供应商,套出电话号码和银行账户等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似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情——于是自立门户,做起了追债人。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追踪事业逐渐变得不明朗起来。而从上世纪末开始,手机、互联网、社交网络的接连普及,则彻底改变了这个行业。 “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你,你妈的 Facebook,你三年前写的一篇博客,或者你的领英账号。”
图片来源:Pixabay
2001年,他偶然受邀写了一篇博客,内容是反过来教人“如何从互联网上消失”。“那真的是一篇很取巧的文章,但就火了。”阿西恩说,“世界各地的人都开始尝试联系我。”在婉拒了一些处于伦理道德考量而无法提供帮助的请求之后,阿西恩接了他第一单“求消失”的客户:一个想要彻底逃离施暴伴侣的女性。
在过去15年内,阿西恩用于消失业务的技术日臻成熟和复杂。和名誉管理、危机公关的方法论不同(这些一般都从“删除”负面信息着手),阿西恩更喜欢用“混淆视听”法,用当事人的信用卡在另一个地方买东西便是其中之一。“你无法彻底删除某项信息,关键是操作已经有的信息。”阿西恩说。光删东西没用,因为一定会留下痕迹,说不定找你的人已经在你删之前拿到手了。而你要让那些找你的人,在真真假假的信息中迷失。
阿西恩举了个例子。比如我拿来你的 Facebook 账号,开始加位于悉尼的好友,或者干脆制造一些位于悉尼的假账号,然后与他们互加好友。然后,这些假账号和你之间开始对话,讲和你在悉尼共进晚餐,晚上出去玩了等等,制造你到过悉尼的假象。
互联网上,我们的痕迹变得危险起来
在互联网上,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留下一串数字脚印,而想要抹去它们则十分艰难。
这几乎是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总是欣然而毫无知觉地把我们的数据双手奉上。2004年,扎克伯格还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做了一个让全校男生评选女孩子的网站(对,就是 Facebook 的前身,以及它为啥叫“face”book),靠这个网站,他一口气搞到了4000多人的电子邮件地址。他的朋友惊讶他怎么做到的,扎克伯格说:“他们就这样提交给我了,我也不知道为啥。大概是‘相信我’吧。”
“都是蠢货。” 扎克伯格停顿了一下说。
扎克伯格国会听证会。图片来源:法新社
也不仅仅是 Facebook 这么干。1990年代的互联网开始于一个充满希望的自由愿景,然而却喂食了资本巨兽,最后变成了一个通过不断出卖个人身份而维持的虚拟经济体。如果说谷歌搜索是互联网的引擎,那么个人信息就是燃油。谷歌地图知道你走到了那儿,怎么去的(走过去的?公交?自己开车?),呆了多久,以及你是不是第一次去。只要你登陆,谷歌便会记录你的每一次搜索、记下你看过的所有 YouTube 视频,而算法会从你的邮件来往里判断你是否怀孕、订婚或者生病。谷歌知道你姓甚名谁,生辰八字,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甚至能知道你是否抑郁,以及抑郁的理由(这你自己可能都不清楚)。可怕的是,就算这样,互联网还远没有到它所能及的全知全能。
而最隐蔽但又最危险的,可能还是所谓的“数据代理”(data broker)。这些代理通过以各种方式收集用户数据、并售卖盈利。2010年就有调查发现,Facebook 的 app 会在没获取用户同意的情况下,为互联网追踪公司收集信息——收集的对象甚至包括私密的账户。而最近剑桥分析等一系列事件则让我们更为警醒:众多第三方 app 不仅会收集你的用户资料,还有通话记录、短信和联系人等等非常关键的信息。
比如此前美国一个叫 FamilyTreeNow 的网站,通过一些公开的数据,外加网友提交的信息,能够让人们在上面找到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并形成一个“家庭树”。这乍看起来像一个寻亲或者家谱网站,然而公布出来的信息却让人毛骨悚然:你和你的亲属的名字、年龄,甚至是住址或者电话号码,或者和你“可能有联系的人”,这些都被放在永久且公开的链接里。而且即使申请从这个数据库里退出,也并不能保证个人信息真的能被删除。
对我们而言,互联网提供的方便,足以让我们忽略潜在的隐私危险。只有在威胁真正出现的时候,人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代价:想要从家暴中逃离的时候,身份被盗的时候,少年时代的黑历史被挖从而影响前途的时候,等等。
即使没有这些极端情况,通过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策划犯罪,也没有想象中的难。这是来自一个隐私服务公司的真实案例:客户的女儿正在法国的私人别墅里度假,她在社交网络上晒出了自己和朋友们的照片,兴奋地在此地“签到”,而照片里有别墅的外景,以及穿戴着昂贵珠宝的女孩儿们。照片晒出的24小时之内,她们就遭遇了入室盗窃,被盗的珠宝价值超过50万美元。隐私服务公司只好手把手教这些人怎么调整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的隐私设置。
图片来源:Pixabay
普通人的消失指南
也不仅仅是前文里布卡尔这样有需求的“高净值人士”会付钱做隐私保护。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此寻求商业帮助。一个位于英国利物浦的公司 Reputation Defender 几乎每天都会收到70多个请求,做过的 case 已逾百万,团队成员每天都要在互联网上搜索各式各样的个人信息,并想办法删除。也不仅仅是受到切实威胁的人才会前来求助,很多人只是单纯想要在互联网上重建自己的隐私而已。
删除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找谷歌。2014年,欧洲法庭判决谷歌必须应要求删除“无关”或者过时的数据。过去4年的时间内,谷歌已经接到了超过60万个类似请求(很多也是 Reputation Defender 公司为客户提交的),从搜索结果中移除了近240万条信息。但也有很多时候,谷歌以“公共利益”为由拒绝移除信息。
最近也有一个叫做“删除 Facebook”的运动引起了人们关注(虽然扎克伯格声称这个运动并不成功),很多人因为剑桥分析事件最终下了决心,从 Facebook 上彻底消失。然而消失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Facebook 给的选项一般是“冻结”(deactivate)账号,而不是彻底删除,以防你哪天后悔。而想要正式删除的话,必须给 Facebook 写请求。处理请求会花14天,在这14天之内,如果你重新登陆的话(不管是以什么方式登陆,哪怕是手抖不小心打开了 app、或者在别的网站以第三方身份登陆),Facebook 都会将这个请求取消。
这次又是欧盟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5月25日,欧洲新隐私法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正式生效,澄清并加强了现有的个人隐私权利,例如用户有权删除数据,并有权要求公司提供一份个人数据的副本,让人知道这些 IT 服务都收集了自己哪些信息。而在用户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则不可以任何方式收集用户信息。如果违反了这个条例,将会处以年收入4%、或者至少2000万欧元的罚款。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正常的现代人来说,完全不上网的彻底“消失”几乎不可能。但你至少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网络隐私问题,例如尽量少地在社交网络上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名字、住址、单位等等),彻底关闭掉不常用的社交账号,并对任何第三方的程序、小应用保持警惕。如果你没办法彻底删除你的存在痕迹,那么至少可以制造一些假象,例如把生日和所在地改掉,或者用看起来不像你邮箱的电子邮件地址注册网络服务。
“人们总是把虚拟的数字世界当做另外一个世界,好像和现实并无关系,”阿西恩说,“但是两者是一样的。你会把你小孩的照片外加名字打成广告牌,竖在你家门口的马路边上么?当然不会。但人们每天都在网上做同样的事情。当然这不是问题——直到它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编辑:Ent)The End发布于2018-06-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举报这篇文章Simon Parkin自由记者。科技有意思 · 果壳走着瞧关于果壳联系我们电话+86 010-85805342邮箱service@guokr.com更多联系方式关注我们©果壳网·京ICP备09043258号·京网文[2018] 6282-492号·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03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举报电话:1731059360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未成年人专项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专项举报热线:15313123670·萃取-pensieve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互联网发展助力美好生活--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互联网发展助力美好生活--观点--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房产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党建云
强国论坛
维权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地方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鹏
雄安
举报专区多语言
|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人大新闻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人事考试网
科普中国
知识产权
中国城市网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互联网发展助力美好生活
喻思南
2020年06月04日05:3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民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网民人数超9亿,互联网普及率接近65%,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网络惠民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7年,全国上网的计算机不到30万台,用户仅60多万。今天,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互联网不仅连接触手可及,使用也更加便捷。20多年前,大多数网民通过拨号上网,甚至要懂专门的程序语言,如今,从陆地边陲到千里海岛,网络信号全天候覆盖。“信息高速公路”的延伸,及其催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极大降低了网络的使用门槛:西南山区的农民,在直播平台上卖起了家乡的土特产;天各一方的亲人,通过手机应用视频聊天;足不出户的老人,学会了网上下单购物。这些以往认为遥不可及的场景,已是稀松平常。
随着“互联网+”加速与产业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引擎。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GDP的比重达34.8%。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有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疫情防控中,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网络音乐等应用的快速增长,充分展现了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很多数字企业抓住这一契机,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等,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互联网带来开放、互惠、共享。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把网络基础设施修进深山、架上高原;科研人员帮老年人、视障者等信息时代的特殊群体开发软件,指导他们上网。眼下,互联网向智能时代跨越,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技术支撑。5G与教育融合,高清、流畅的通信支持,使偏远山区的孩子能够共享大都市教育资源;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手语翻译成文字,聋哑人有了交流沟通的便捷桥梁。而随着新基建的推进,当前难以覆盖的“网络盲区”也有望进一步消除,更多人将享受到智能时代的普惠服务。
新基建驱动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更新迭代加速,亟待相关行业抓住机遇,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比如,疫情防控期间,网络零售激活了农村消费,未来如何更好完善三线以下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网购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释放市场消费潜力?移动支付更加普及,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消费新场景更加丰富,能否进一步拓展在线餐饮、在线旅游、在线家政等网络服务,持续扩大数字消费的边界?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发挥了“数字政府”的作用,能否将好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无远弗届的力量,为人们带来更多获得感。不久前的一次读书分享活动上,一名盲人按摩师在线分享了她听一本旅行书的心得。她说自己被祖国大江南北美景深深吸引,以后想去海南,在海边的客栈住上一晚,伴着涛声入梦。互联网无障碍技术,帮助更多人拥抱大千世界,实现心中理想,而这,也正是互联网发展的题中之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04日 05 版)
(责编:白宇、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新技术催生“奇葩”岗位 阿里带动超250万新兴就业人民日报今日谈:疫情防控要“坚持再坚持”新华时评:“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多举措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1人民网评:把握大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2精准施策助力中小微企业(人民时评)3深入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深…4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观点)5良好生态应成幸福生活增长点(人民时评)6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7“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人民论坛)8人民财评:别把交罚款当成买了“护身符”9人民来论:莫让电子烟“围猎”年轻人10期待《觉醒年代》能让更多人爱上历史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网络安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下载客户端登录无障碍+1【网络安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2021-12-20 16:49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显得格外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呢?让小编来告诉你。01尽量少在互联网上暴露自己的重要个人信息,如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银行卡号等。02注意“钓鱼网站”,不要随便点击不明链接,这些链接很有可能是携带木马病毒的网站,会在后台窃取个人信息。03切莫贪图小便宜,需要填写真实信息的抽奖,送礼品等的活动不要参加。04妥善保管自己的票据,如车票,机票,快递单等。如果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泄露了,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维权:01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02个人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03消费者还可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智上网。(来源:保定网信管理执法)原标题:《【网络安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1收藏我要举报查看更多查看更多开始答题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关于澎湃加入澎湃联系我们广告合作法律声明隐私政策澎湃矩阵澎湃新闻微博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新闻抖音号IP SHANGHAISIXTH TONE新闻报料报料热线: 021-962866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沪ICP备14003370号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互联网之光|由“大”到“强” 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互联网之光|由“大”到“强” 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互联网之光|由“大”到“强” 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央视网
2024年02月27日 20:35
正在加载
时政热点,“+”速解读。
联播+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时深刻指出“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并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变,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发展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年发展实践,我们的生活被那张看不见,却无处不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改变了。汇民智
“网”罗社情民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当前,我国有超10亿网民,网络不仅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知识和娱乐的重要载体,也已成为传递社情民意的新渠道和反映各种社会思潮、利益诉求的集散地。△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殷殷嘱托化为切实行动,网络成为新媒体时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纽带”。2020年,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稿过程中,党中央向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征求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意见,并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开通建言专栏,累计收到网民建言101.8万条。其中,一位网名“云帆”的农村干部在专栏中提出的“互助性养老”建议,最终被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并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这在中央全会文件起草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注脚。今日之中国,各大主流新闻网站纷纷开设留言建议栏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中央网信办连续举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一大批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优秀账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网络理政已经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必修课。聚民利
“网”聚便民生活“听说原先办这些事情要跑8个部门,办完至少得5天。现在只需要在手机上填1张表单,拍照上传3份材料就可以了,比‘网购’还快。”这是山东刘女士的真实心声。她通过“爱山东”APP,线上办结了新生儿出生的全部业务。群众办事的小变化,背后是政府运行的大变革。数字政府建设,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亿万群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地方调研时多次关注的重点。在河北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总书记强调“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少跑腿”。在上海听取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要求“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总书记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城市也可以变得更‘聪明’”。2022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新时代数字政府建设新篇章。△ 2023年12月12日,四川省华蓥市政务服务大厅,税务局流动岗位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网上自助办理税务事项。“一号接听”让群众诉求更畅通,“一网通办”让百姓办事更舒心,“一网统管”让城市管理更智慧……眼下,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正稳步推进,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一大批地方政务服务APP优化线上办事体验,一系列高频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今日之中国,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正给亿万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顺民心
“网”住民生福祉网络强国为了谁?对于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已给出清晰答案: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的教育,助力学子成长成才。今日之中国,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年访客量超过11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学方式因此发生转变,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容,我国教育发展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护佑人民生命健康。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置“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门章节。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提供普惠数字医疗”作为“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国家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全部地市级,全国有超1700家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初步形成,14亿多人民的健康保障网正在进一步织密。△ 2023年10月20日,浙江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和悦社区卫生服务智慧健康驿站上线,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问诊”。——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构建“无处不智慧”的生活场景。进门刷脸,无感通行方便快捷;手机查询充电桩空位,充满智能断电;手指点一点,“云广播”及时将重要信息送到居民耳边……近年来,我国智慧社区建设进入“快车道”,31个省(区、市)积极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步伐,集约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让社区更加和谐有序、服务更有温度。新时代的中国,活力涌动,数字生活处处可见,分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越来越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造福着亿万人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分享至:
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 学习 Web 开发 | MDN
如何工作的 - 学习 Web 开发 | MDN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searchSkip to select languageMDN Web DocsOpen main menuReferencesReferencesOverview / Web TechnologyWeb technology reference for developersHTMLStructure of content on the webCSSCode used to describe document styleJavaScriptGeneral-purpose scripting languageHTTPProtocol for transmitting web resourcesWeb APIsInterfaces for building web applicationsWeb ExtensionsDeveloping extensions for web browsersWeb TechnologyWeb technology reference for developersGuidesGuidesOverview / MDN Learning AreaLearn web developmentMDN Learning AreaLearn web developmentHTMLLearn to structure web content with HTMLCSSLearn to style content using CSSJavaScriptLearn to run scripts in the browserAccessibilityLearn to make the web accessible to allPlusPlusOverviewA customized MDN experienceAI Help (beta)Get real-time assistance and supportUpdatesAll browser compatibility updates at a glanceDocumentationLearn how to use MDN Plus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MDN PlusCurriculumNewBlogPlayAI Help BetaSearch MDNClear search inputSearchThemeLog inSign up for free学习 Web 开发常见问题Web 机制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Article Actions中文 (简体)此页面由社区从英文翻译而来。了解更多并加入 MDN Web Docs 社区。Filter sidebarClear filter inputIn this article概述自主学习深入探索下一步Web 机制Web 机制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网页,网站,网络服务器和搜索引擎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超链接?什么是域名?什么是 URL?什么是 web 服务器?工具和安装工具和安装什么文本编辑器比较好用?如何确保你的网站正常运行?如何在 Google App Engine 上托管你的网站?在互联网上做一件事要花费多少?如何设置一个本地测试服务器?如何将文件上传到 web 服务器应该如何使用 Github Pages?什么是浏览器开发者工具?我需要什么软件来构建一个网站设计与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常见 web 布局都包含什么?我该怎样开始设计我的网站?何为无障碍?
In this article概述自主学习深入探索下一步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这篇文章讨论什么是互联网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前提:
无,但是鼓励先去阅读
关于设定项目目标的文章
目标:
你将会学习到网络的基础技术,以及它与互联网的区别。
概述互联网是网络的支柱,以这种技术为基础使网络成为可能。作为基础,互联网是把电脑互相连接起来的一个巨大网络。
互联网的历史有些模糊不清。它始于 1960 年美国军方资助的研究项目。1980 年在许多公共大学和公司的支持下,它演变为一种公共基础设施。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各样的技术支持着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它的工作方式却没有改变多少:互联网确保所有的电脑之间的连接,无论发生什么他们依旧保持连接。自主学习
五分钟告诉你互联网是如何工作的: Aaron Titus 在五分钟的一个视频中告诉你非常基础的互联网知识。
深入探索一个简单的网络当两台电脑需要通信的时候,你必须要连接他们,无论通过有线方式 (通常是网线) 还是无线方式(比如 WiFi 或 蓝牙 )。所有现代电脑都支持这些连接。
备注: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只谈论有线连接,而无线连接的原理与此相同。
通常一个网络不仅限于两台电脑。你可以尽你所想地连接电脑,但是情况立刻变得复杂了。如果你尝试连接,比如说十台电脑,每台电脑有九个插头,总共需要 45 条网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上的每台电脑需要链接到一个叫做路由器(router)的特殊小电脑。路由器只干一件事:就像火车站的信号员,它要确保从一台电脑上发出的一条信息可以到达正确的电脑。为了把信息发送给电脑 B,电脑 A 必须把信息发送给路由器,路由器将收到的信息转发给电脑 B,并且确保信息不会发送给电脑 C。
一旦我们把路由器加入到这个系统,我们的网络中便只需要十条网线:每台电脑一个插口,路由器上十个插口。
网络中的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 . 但是我们要连接成百上千,上亿台电脑呢?当然一台路由器覆盖不了这么远,但是,如果你阅读得比较认真,我们曾提到路由器像其他电脑一样,所以我们为什么不把两个路由器彼此连接呢?
我们把电脑连接路由器,接着路由器连接路由器,我们就会有无穷的规模。
这样网络越来越接近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但是我们遗漏了一些东西。我们建立网络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目的。所以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同的网络:你的朋友,你的邻居,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你的房子和世界其他地方之间架设电缆将这些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是不可能的,那么你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其实已经有电缆连接到你的房子了,比如,电线和电话。电话基础设施已经可以把你家连接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所以它就是我们需要的线。为了连接电话这种网络我们需要一种基础设备叫做调制解调器(modem),调制解调器可以把网络信息变成电话设施可以处理的信息,反之亦然。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基础设施相互连接。下一步是把信息从我们的网络发送到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为了做这些,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网络连接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SP 是一家可以管理一些特殊的路由器的公司,这些路由器连接其他 ISP 的路由器。你的网络消息可以被 ISP 捕获并发送到相应的网络。互联网就是由这些所有的网络设施所组成。
寻找电脑如果你想给一台电脑发送一条信息,你必须指明它是哪台电脑。因此,任何连接到网络中的电脑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地址来标记它,叫做 "IP 地址" (IP 代表网络协议)。这个地址由四部分被点分隔的数字序列组成,比如:192.168.2.10。
对于电脑这样已经很好了,但是人类却很难记忆这一串地址。为了简单处理,我们给 IP 地址取一个容易阅读的别名:域名。比如,google.com 被用于 IP 地址 172.217.7.14。这样我们通过这些域名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网络连接到电脑。互联网(Internet)和网络(web)你可能注意到了,当我们通过浏览器上网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用域名去到达一个网站。这是否意味着互联网(Internet)和网络(Web)是一样的?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正如向我们所见,互联网是一种基础的技术,它允许我们把成千上万的电脑连接在一起。在这些电脑中,有 一些电脑(我们称之为网络服务器(Web servers))可以发送一些浏览器可以理解的信息。互联网是基础设施,网络是建立在这种基础设施之上的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其他服务运行在互联网之上,比如邮箱和IRC.内联网和外联网内联网(Intranet)是仅限于特定组织成员使用的专用网络。它们通常用于为成员提供一个门户,以便安全地访问共享资源、进行协作和交流。例如,一个组织的内联网可能包含用于共享部门或团队信息的网页、用于管理关键文档和文件的共享驱动器、用于执行业务管理任务的门户网站,以及维基、讨论板和消息系统等协作工具。
外联网(Extranet)与内联网非常相似,只是它们开放了全部或部分专用网络,允许与其他组织共享和协作。外联网通常用于安全可靠地与客户和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利益相关者共享信息。其功能通常与内联网类似:信息和文件共享、协作工具、讨论板等。
内联网和外联网都在与互联网相同的基础设施上运行,并使用相同的协议。因此,经授权的成员可以从不同的物理位置访问它们。
下一步
网络怎样工作
理解网页,网站,网络服务器和搜索引擎之间的不同
理解域名
Help improve MDNWas this page helpful to you?YesNoLearn how to contribute.This page was last modified on 2023年9月8日 by MDN contributors.View this page on GitHub• Report a problem with this contentMDN logoYour blueprint for a better internet.MDN on MastodonMDN on X (formerly Twitter)MDN on GitHubMDN Blog RSS FeedMDNAboutBlogCareersAdvertise with usSupportProduct helpReport an issueOur communitiesMDN CommunityMDN ForumMDN ChatDevelopersWeb TechnologiesLearn Web DevelopmentMDN PlusHacks BlogMozilla logoWebsite Privacy NoticeCookiesLegalCommunity Participation GuidelinesVisit Mozilla Corporation’s not-for-profit parent, the Mozilla Foundation.Portions of this content are ©1998–2024 by individual mozilla.org contributors. Content available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
人民日报人民观察: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观察: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观点--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房产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党建云
强国论坛
维权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地方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鹏
雄安
举报专区多语言
|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人大新闻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人事考试网
科普中国
知识产权
中国城市网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旗下网站
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视觉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人民观察: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
邬贺铨
2019年06月21日06:0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8年12月)
制图:张丹峰
内容提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信息化推动的。世界因信息化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信息化而更加不同。信息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还在不断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新时代,我们要解决好数字鸿沟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应用成本偏高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我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已有25年。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互联网的发展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平台,互联网与这些技术结合,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信息化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数字化生活。
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大潮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信息化推动的。可以说,世界因信息化而更加多彩,生活因信息化而更加不同。
信息化正在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深刻影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在“衣”方面,依靠虚拟现实(VR)技术,人们可以在网上通过3D视觉来挑选服饰,通过机器人模特穿戴来观看效果;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网络直接体验身穿服装的感受。此外,无论是定制服装还是定制鞋子,都可以依托数据库和3D模型库来实现,用批量化的方式生产个性化的服装和鞋子,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深度融合,“衣”方面的个性化定制将日益走进大众生活。在“食”方面,农业信息化可及时检测与发现土壤墒情、肥力以及病虫害,助力农业稳产增产;大数据提供精准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增收;物联网与区块链结合,可以监控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整个流通过程,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现在,外卖十分流行,手机点餐已成为一些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在餐厅,已经可以实现后厨机器人配菜、前台机器人送餐。在“住”方面,智能建筑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到建筑物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中。IBM公司认为,到2025年全球联网设备将有1/5用在智能建筑中。智能家居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各类家用电器联网后可增加音控或手机遥控功能,照明和空调可识别环境条件自动启动或关闭,电冰箱可以提醒人们所储存食品的保质期,其他一些家居设备将实现安防、节能、娱乐、养老监护等多种功能。可以说,信息化发展将使“住有所居”变为“住有优居”。在“行”方面,智能交通被认为是治理大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状况。比如,根据经验设置的红绿灯转换节奏难以适应路况的动态变化,而利用信息技术将摄像头与红绿灯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可以实现红绿灯转换的智能化。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不断发展,方便了人们出行。5G在500公里时速下的通信能力,为未来高铁提速和无人驾驶做好了准备。
信息化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人的生理需要之上还有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信息化在深刻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还使人们的其他需要得到延伸和拓展,并且得到更好满足。比如,安全是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包括人身安全、家庭安全、财产安全、健康保障等,信息化可以有效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水平。比如,利用遍布道路卡口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有效检测套牌车、超载车、超速车等,维护交通安全;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帮助寻找丢失儿童。再如,在医疗方面,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可以加速药物研制过程,高清视频和可靠的传输系统可以支撑远程医疗,AR技术可以缩短医生培训时间。学习、娱乐、运动、旅游等属于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信息化在这些方面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语音与文字的互相转换、母语与多种外语的自动翻译已经不是难题,人们可以将讲话实时自动翻译为数十种语言,轻松地与外国朋友交谈。微信等社交软件使人们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搜索引擎、慕课等为人们了解世界、学习知识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融合能够进一步丰富通信的功能,各种传感器嵌入手机后可以扩展人的感官能力,实现环境感知等功能。
解决好数字化生活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巨大而深刻,正在带来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解决好发展数字化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数字化生活。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领域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虽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但不同人群在信息的掌握、拥有和使用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信息化发展也很不平衡。贫困人口在信息化方面还面临不少障碍,数字化生活对一些人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让互联网的高普及率遮蔽了数字鸿沟,必须进一步推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信息化均衡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数字化生活。
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提高数字化生活的安全系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用得当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应用不当也会危害社会、危害人民。当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安全就谈不上让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信息时代,人们享受着数字化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但网络黑客、互联网诈骗、侵犯个人隐私等又让很多人“中招”。可见,信息化应用越深入,就越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要通过技术、法律等手段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让人们更为安全地享有数字化生活。
解决应用成本偏高问题,让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务。创造更好的数字化生活,需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信息化应用成本,让老百姓用得起信息服务。为此,近年来我国已推出许多有效举措。今年,我国进一步推动网络提速降费,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20%以上,针对低收入和老年群体推广“地板价”资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化应用将不断涌现。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都能用得起信息服务。
解决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为数字化生活提供法治保障。信息化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信息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保障。当前,数字化正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深刻改变。只有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更好保障数字化生活健康发展。比如,今年1月1日起,我国电子商务法正式施行。电子商务法是调整我国境内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的专门法,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应全面审视、深入分析信息化发展中的法治问题,不断健全与数字化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1日 09 版)
(责编:白宇、仝宗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数字化《说文解字》”研究与应用平台上线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热门排行
1人民网评:学习“四史”,为新征程凝聚磅…2人民网评:为更多儿童撑起爱的天空3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护士人才(人民时评)4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人民论坛)5人民网评:把握大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6习近平法治思想领航法治中国阔步向前(深…7人民网评:防汛抗旱落实处,责任担当扛肩上8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人民观点)9人民财评:设置“青少年模式”是法治“刚…10人民热评:论文查重乱象频出,监管部门得…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报社招聘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数据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信息保护
|
联系我们
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看图学习・互联网之光丨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时政--人民网
看图学习・互联网之光丨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时政--人民网
首页
党政
党网 ・ 时政
人事
反腐
理论
党史
党建
要闻
经济 ・ 科技
社会 ・ 法治
文旅 ・ 体育
健康 ・ 生活
国际
军事
港澳
台湾
教育
科普
观点
人民网评
三评
人民财评
人民来论
人民访谈
人民体谈
互动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投诉
“大思政课”云平台
可视化
视频
图片
图解
灵境・人民艺术馆
相约体彩
地方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鹏
雄安
民文
English
合作网站
毛主席纪念堂
周恩来纪念网
邓小平纪念网
工会新闻网
中国侨联
学习强国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中组部12380举报网
全国哲学社科工作办
旗帜网
国家保密局
科普中国
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平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人民消费”中消协教育基地
举报专区登录
退出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领导留言板
强国论坛
人民视频
人民日报报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汽车报
中国能源报
健康时报
证券时报
国际金融报网
讽刺与幽默
中国城市报
新闻战线
人民论坛
环球人物
中国经济周刊
民生周刊
国家人文历史
人民周刊
人民数字
旗下网站
全国重点实验室
环球网
海外网
人民图片
人民网研究院
人民慕课
创新服务平台
人民网智慧党建体验中心
828企业服务平台
人民云
人民网
看图学习・互联网之光丨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2024年02月29日10:04 | 来源:央广网
小字号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十年来,总书记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陈锐海
设计:魏星宇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作
人民日报社概况|
关于人民网|
报社招聘|
招聘英才|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供稿服务|
数据服务|
网站声明|
网站律师|
信息保护|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分享
关注
微信微博快手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
返回顶部
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_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繁体
搜索
首 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首页
时政要闻
网信政务
互动服务
热点专题
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
2024年02月26日 10:39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打印】【纠错】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2023年7月14日至15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闭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学习强国
◆ ◆
微信
◆ ◆
返回顶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版权所有
承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技术支持: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4242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08号
PC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2/26 16:12:33
版权声明:本文由tokenpocket钱包下载苹果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siyuewuyu.com/article/221.html